蜗牛遇上“蜗斯特”,玉米高产不用愁

发布时间:

2021-08-20


       现阶段,部分早播玉米已经上市,但夏播玉米,仍处于危机状态。八月,正是夏玉米管理的关键时期,除了大斑病、褐斑病等危害外,虫害也不可忽视,如玉米田中常见的蜗牛。目前,蜗牛的危害仍有扩散现象,那么应当如何进行防治呢?

       危害特点

       蜗牛是目前已知牙齿最多的一种软体动物,食性复杂,对玉米叶片、嫩穗和花丝等都能造成严重危害,如造成玉米叶片空洞与缺棵,危害雌穗花丝时,会使玉米无法进行授粉,严重影响玉米产量;被蜗牛咬过的叶片,玉米叶片上会出现条状的裂痕,在裂痕处往往只剩下一层透明的表皮,严重时,则会导致玉米缺苗和叶片扭曲;其分泌的黏液、污染物等易引发有害菌侵染导致腐烂病。

       生活规律

       蜗牛多在作物根部、草堆石块下、土缝等处越冬,第二年4-5月份成虫交配,并于作物根部土壤中、草根附近或石块处产卵(卵为堆状),条件适宜时8-15天卵即孵化;6-8月份,蜗牛转移到夏玉米田间进行危害。此时,夏玉米正值大喇叭口期,田间小环境适宜蜗牛繁殖生长。若此期间遭遇干旱或田间因暴雨发生内涝,则蜗牛危害相对减轻。9月下旬天气凉爽,玉米叶片逐渐老化,蜗牛危害减弱,10月份转移到土壤、沟渠中进入休眠。因此,蜗牛一年有两次发生高峰,一次在春季4-6月,第二次是在8-9月。蜗牛昼伏夜出,多在晚上6点钟以后开始取食,晚8-11点为取食高峰。

       防治方法

       针对夏玉米蜗牛,应当以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为指导方针,从而进行农业、物理、化学综合防治。前期重点为压低虫源基数,以点治面。爆发时期再进行集中药剂防治。

       1、农业措施:一是轮作倒茬,种植葱蒜类、韭菜等作物,轮作2年。二是在蜗牛发生严重地块,清除田间秸秆和覆盖物,保持地面清洁、平整,破坏蜗牛保护所。及时中耕除草,降低土壤湿度,保持地表干燥状态,破坏蜗牛活动和生存条件。

       2、物理措施:冬季闲时翻耕,深埋地表越冬个体,或直接杀死。

       3、化学防治:主要药剂是四聚乙醛、聚醛·甲萘威等。剂型有颗粒剂、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等。防治方法有撒毒饵和喷雾。我们推荐使用蜗斯特®(15%四聚乙醛),颗粒剂撒施方便,对蜗牛、蛞蝓等软体动物吸引力强,经虫体食用后,可以使其迅速脱水,麻痹神经,短时间内中毒死亡,使用后2小时即可达到死虫高峰。